發展
編輯
數據顯示,2012年合肥市路內、外公共停車泊位共計僅約2.5萬個,由此可見,合肥市停車位供需差約3.9萬個,傳統的平面停車遠遠達不到市場對車位的需求,專業化的車場管理公司開始出現,通過提供車輛停車服務,收取停車費,獲取利潤。
監測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6月,合肥市區機動車保有量為42.9萬輛(不含摩托車)。若按公共停車泊位按機動車保有量的15%計,市區公共停車需求約為6.4萬個泊位。
截至2011年末我國民用汽車保有量達到10578萬輛(包括三輪汽車和低速貨車1228萬輛),比上年末增長16.4%,其中私人汽車保有量7872萬輛,增長20.4%,其中私人轎車保有量4322萬輛,增長25.5%。行車難、停車難成為困擾城市交通的大難題。按照國際城市建設經驗,停車泊位應達到機動車保有量的1.1至1.2倍,光北京市停車位缺口就在30%-35%。由于公共停車位不足,占用道路停車成為普遍現象,“行車難、停車難”造成的交通擁堵與混亂,正成為社會關注,百姓關心,政府亟需解決的焦點問題。
我國傳統停車場建設仍然占據主導地位,但是未來隨著我國城市化率的提高,對城市空間利用率要求將會越來越高,傳統停車場建設因為占地空間大,投入成本高等特點而將逐漸被取代。據分析,傳統停車場停50輛車需要1650平方米,而采用露天電梯塔式立體停車只需50平方米,可以達到每平方米停放一輛小車。從工程造價方面來比較,同樣以50個車位計算,傳統建設需約750萬元,立體停車建設造價僅400萬元。相比而言,傳統停車場已經不占優勢,傳統停車場在未來將失去市場前景以及經濟前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