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青花瓷造型大多沿襲乾隆朝舊制,創新極少。如天球瓶、玉壺春瓶、葫蘆扁瓶、直頸瓶、賞瓶、花觚、膽瓶等。造型日趨笨拙,線條生硬,棱角過于分明,缺乏細巧圓潤的美感。比例失調,民窯器尤甚,特別是道光后期,許多器型顯得更加蠢笨和粗俗。胎壁薄厚不均,修胎不精,制作粗糙,常見器型除盤、碗、杯以外,多見花盆、玉壺春瓶、賞瓶、綬帶葫蘆瓶、魚缸、鼻煙壺、鼎爐等。由于此時拉坯工匠有意把器物的底部和胎壁加厚,所以此時器物比嘉慶時期更重,塌底現象有所減少。
盤類有花口盤、攢盤、撇口盤、三足盤。
碗類有撇口碗、折腰式碗、葵瓣口碗、花口碗、高足碗、蓋碗、墩式碗。
壺類有執壺、無柄長流壺、鼻煙壺、盉壺、端把茶壺等。
尊類有蝠耳尊、獸耳尊、燈籠尊。
盒類有橢圓式盒、海棠式盒、八方倭角方盒。
瓶類較為豐富,有玉壺春瓶、梅瓶、蒜頭瓶、直頸瓶、扁方瓶、獸耳瓶、賞瓶、撇口瓶、錐把瓶等。
另外,道光青花還有將軍罐、花觚、溫鍋、洗、缸、長方盆奩、長方倭角茶托、水盛、燭臺、折沿盆、渣斗豆等。這時期還燒造了一些大件器皿,比起嘉慶朝要多,胎體普遍厚重,有大缸、云龍盆、大蓋罐、大盤、六方大花盆等。
冬瓜罐是道光時期出現的新器型,因形似冬瓜而得名,其基本形狀是罐口內斂,口經打磨下凹一圈,罐蓋內凸,圈沿打磨,小于罐口,罐蓋正好蓋入罐口,固定不滑落,俗稱“子母口”;罐肩豐滿,罐腹長圓,罐底假圈足;罐蓋圓平,上有寶珠鈕。咸豐以后,為了便于提拿,蓋鈕漸趨燭焰狀。
蘇南拍賣始終致力于道光瓷器交易方式的開拓,不斷擴大咸豐道光交易平臺、開發道光瓷器交易市場,整合道光瓷器買家資源,不但擁有道光瓷器拍賣、道光瓷器展覽的傳統交易方式,蘇南拍賣還通過優化道光瓷器買家資源推出了全新的交易模式——道光瓷器VIP買家精品洽購會。通過定期舉辦道光瓷器洽購會、道光瓷器買家交流會、沙龍酒會、高端私人會所交易會等活動,*大限度的促成道光瓷器的成交,不斷刷清道光瓷器的成交價格,積極推動道光瓷器交易的發展,為廣大道光瓷器買家提供和挑選,為所有賣家客戶提供*優質的服務,**的交易平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