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鑒定汝窯的真偽
在宋代的五大名窯中,汝窯列于諸窯之首。有意向了解的或是有意向出手可隨時聯系王經理13828851907
由于燒造溫度偏低,促使其胎的玻化程度不高,有微生燒現象,胎質就不如同期的越窯、定窯、龍泉窯來得堅硬致密,而相對顯得疏松。為了保證其牢固度,胎體就做得相對較厚實。如是有殘之器,則可在斷面看到胎質較干枯和發澀,有許多間隙和空洞,若用少量的水抹上,可見很快就被澀胎所吸干。若反之,則就是后仿之品。
    有研究證明,宋代御用汝窯用的是高石灰釉,燒成溫度不超過1220℃,因為超過了就得不到玉質感,而且釉會產生流淌。遷就了釉面,胎就不能完全致密化。1200℃-1230℃的天青釉則開始出現玻璃質感;根據釉面玉質感的強弱,對應各種釉色的燒造溫度,參考上面幾方面的鑒定要素,即可大致判斷是否真正的宋代御用汝窯瓷。
    歷來都有“汝”“官”不分之說。這個“官”,指的是“北宋官窯”。現已探明,所謂的“北宋官窯”,指的是離汝窯(寶豐清涼寺窯)僅30公里的汝州張公巷窯。兩個窯的制瓷風格相近,有時難以區分,但兩者也有明顯區別:一、汝窯器釉色為純正的天青色,而張公巷窯釉色顯得淺淡些,釉面玻化程度高,手觸有光滑感。開片細碎、明顯;二、張公巷窯胎體較汝窯要薄,胎色泛白,不是香灰色,而是灰白色;三、汝窯器圈足呈八字形,而張公巷窯多為平直圈足,支釘呈圓形小米粒狀,數量略多,雙單數都有,而汝窯支釘呈芝麻狀,一般作單數;四、形制上也有不少差異,張公巷窯的一些瓶類器造型與汝窯有差異,不少方口、菱花和四方平底的盤、洗類器為汝窯所未見。
    汝窯器唯其名貴,自宋元起即有仿燒,至明宣德,清雍、乾年間達于高峰。明清仿品,多署當代年款。明代仿品釉色偏藍,釉開片較明顯;器形與仿造當代一致;清代細致程度勝過于明代,一般也署當朝年款。修胎講究,胎體灰中泛紅褐色,露胎處均以紅褐色釉水涂抹;釉面清澈透亮,與宋代汝瓷質感不一樣;造型繁多,且大小懸殊,易于識別。總之,明清的仿品,由于制瓷的審美觀念不一樣,還是較好辨識的。
拍流程:(凡欲送拍品者,請來電聯系13828851907王經理,將藏品圖片發送到電子郵箱2115596408@qq.com,注明您的姓名、電話,所在區域,藏品尺寸,規格。我們會在三天之內給您回復。) 我們竭誠為供拍和競買雙方提供優質的服務。歡迎屆時垂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