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磷酸腺苷(ATP)生產技術轉讓
ATP是一種高能分子,被稱為生物體內能量的通用“貨幣”,肌肉收縮和細胞的其它運動,主動轉運和生物合成都需要ATP參與。在臨床上ATP已被廣泛用作肌肉萎縮、心肌梗塞、肝炎和各種急救病癥中治療或重要輔助治療藥物。
ATP是1929年由德國生物化學家洛漫(Lohman)在肌肉浸出物中發現的。在工業生產上曾用兔子肌肉提取法,菠菜光合磷酸化法,從AMP化學合成等方法制造。由于以上這些方法存在著成本高,環境污染等問題,從七十年代開始采用酵母細胞酶系轉化方法,由腺苷或AMP生物合成。
一、生產機理
利用酵母糖酵解途徑,一分子葡萄糖可使二分子ADP轉化成ATP。酵母中還含有腺苷激酶和AMP激酶,前者可將腺苷轉化成AMP,后者可將AMP轉化成ADP。因此,若不斷地供應葡萄糖,使糖酵解途徑不斷地運轉,便可由腺苷或AMP制造ATP。此反應過程可用圖1表示。
這種生產機理日本人稱之為能量偶聯發酵,或ATP再生偶聯反應。國內有人稱之為利用細胞酶系轉化。我們從“七五”攻關開始對ATP再生技術進行了長期研究。它不僅可應用于生產ATP,還可以應用于CTP、胞二磷膽堿、谷胱甘肽等許多ATP參與的生物合成反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