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益富源發酵床養殖技術
為什么說發酵床冬不涼夏不熱為什么說發酵床冬不涼夏不熱
為什么說發酵床冬不涼夏不熱
隨著曾被戲稱為“懶漢養豬法”的發酵床養豬技術在中央臺和各地方臺播出,發酵床養豬引起了廣大養殖戶和經銷商的熱切關注與興趣。一些幾年前就用過或接觸過此類技術的人一點也不覺新奇,因為他們已經從實踐上親眼看見或親自操作過發酵床,對其他工作原理確信無疑。但有一些從未實地見過發酵床技術者,習慣于望文生義,認為發酵床冬天升溫保暖好理解,老是擔心夏天會很熱或比水泥床更熱,想當然地認為夏季外界溫度高再加上發酵床發酵產生的熱量,兩個熱量“疊加”,會讓豬無法忍受,不適合豬在床面上生長,因而懷疑發酵床技術的可行性。這種想當然的認識,有礙微生物工程技術市在養殖業中的推廣應用,不利于讓養殖戶和經銷商快速享受到高科技成果給他們帶來的可觀經濟效益和生態環保效益。河南益富源韓先生13598033029QQ:1669271103
實事上,發酵床類似溫泉,其內部發酵溫度和外部表層溫度隨季節氣候的變動幅度很小。正常運行的發酵床表層基本上是恒溫二十幾度,一般不會因夏季天熱驟升至三四十度,也不會因冬天天冷突降至幾度。但人的手一摸卻有冬暖夏涼的感覺,那是因為環境溫度在大幅度變化所致。
發酵床能冬暖夏不熱,為什么呢?
其一、發酵床基本上是恒溫床。一個80公分左右厚墊料的發酵床(用發酵床發酵劑制作的發酵床其墊料層厚度一般只需80公分,其他產品做的發酵床一般要求墊料層1米至1.1米厚度),不管冬天夏天,其內部核心發酵層均在40-55℃范圍內。但其下層發酵升溫及其所產生的熱量,經過其他不發酵或發酵強度很弱的墊料介質,在傳到表面時會逐漸衰減,內部五六十度溫度,傳到表面最多也就二十幾度。
這一點,有點類似冬天人睡在被窩,被窩內的溫度在30℃左右,被子里面由體溫約37℃的人體不斷產生熱量,但被子外層用手一摸卻是有涼涼的感覺,而房間內的溫度也許只有17-18℃,這跟發酵床幾乎是同一個道理。其原因是通過幾厘米厚的被窩傳熱本來就衰減所剩無幾了,另外被窩的最外層與空氣長期接觸,頻繁地進行熱交換,所以被窩摸起來仍然是涼的,并不熱。
其二,發酵床表層不產熱。發酵床的表面不能發酵,也不具備發酵的條件,根本不產熱。無論冬夏,熱量都是從中下層核心發酵層傳上來的。經過熱的不良導體——即,那個10-20公分左右的表層墊料,逐漸衰減,到表層只有二十幾度。退一步講,由于表層與外界隨時在進行熱交換,即使產生一點點熱量,也會因與空氣快速對流,立即消失得被無影無蹤。因而在夏天,用手一摸發酵床的表面,與其他在室內的物體表面一樣,仍有涼爽的感覺。
其三,菌種數量與糞尿總量有限。發酵床中的功能菌種,在不斷生長繁殖的同時也在不斷死亡,功能微生物都有一個適宜自己生長繁殖的溫區,超過一定的溫度范圍就會有部分菌種死亡,這樣產生的熱量就會減少,使溫度下降;發酵床發酵劑中的功能微生物所利用的豬的糞尿也是有限度的,時間一長,有效功能活體微生物存量與豬糞尿存量一定能形成一個動態平衡,因而所產生的溫度、熱量都不可能無限制地上升或增長。
其四,發酵床能使空氣產生對流流動。因為當發酵床產生的略高于周邊溫度的熱氣時,熱空氣上升,冷空氣下降,或從周邊注入,加上有的還有正常的機械協助通風透氣,都能使空氣能形成對流流動,避免了那種溫熱悶熱的感覺,就象有了風扇,床內反而感覺到涼爽。綜上,發酵床基本是個恒溫床,冬暖夏不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