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蛋雞業出現了兩個特點,一方面養殖戶不斷增多,養殖量不斷增大;另一方面利潤一直較低,甚至虧損。只有*大限度地提高生產水平,降低成本,才能在微利時代生存和發展。降低飼料成本,改善飼養環境固然重要,科學地選用疫苗,合理地制訂免疫程序則為重中之重。本文就目前常見病所用疫苗和免疫程序逐一進行討論。一、新城疫NDND弱毒疫苗Ⅱ系、Ⅳ系、clone-30都可做為首免疫苗。Ⅳ系免疫原性好,但毒力稍強,*好20日齡以后用;clone-30是用LaSota毒株克隆化而成,比原毒株致病性低,并在高水平母源抗體條件下也能產生高度免疫力,因而被廣泛應用。首免弱毒疫苗滴鼻點眼是*佳接種方法,能保證每只雞得到免疫而且劑量一致,同時可避免疫苗病毒被母源抗體中和。NDⅠ系疫苗為中等毒力疫苗,保護力強,價格低,肌注后72小時就產生免疫力,但其應激大,一般60日齡以后的雞才能應用,Ⅰ系疫苗*佳接種途徑為肌注,肌注作用迅速,劑量準確,效果確實。發生ND的雞場,經常使用Ⅰ系疫苗緊急接種。ND油乳劑滅活疫苗由于加進乳化劑,注射后可延緩吸收,延長抗原作用時間,并可突破母源抗體的干擾產生強而持久的免疫力,不同日齡的雞都可使用,接種后兩周左右產生免疫力,油乳劑疫苗成本相對較高。筆者所在地區為新城疫高發區,所定ND免疫程序為:9日齡首免,clone-301頭份/羽點眼;25日齡二免,Ⅳ系疫苗1.5頭份/羽飲水;60日齡三免,Ⅰ系疫苗2頭份/羽肌注;開產前120日齡,肌注油乳劑滅活疫苗0.5ml/羽。經多年實踐效果很好,且免疫費用較低。二、甘保羅病IBD傳統預防IBD用IBD弱毒疫苗和中毒疫苗,即在12日齡用弱毒疫苗飲水,在28日齡用中毒疫苗飲水,進行二免。但由于近年來IBD強毒的存在,使法氏囊受損,影響弱毒疫苗的免疫效果,同時母源抗體的存在也可影響弱毒疫苗的免疫效果,母源抗體可中和疫苗弱毒株,使其不能產生免疫力,從而使其免疫效力大為降低。除此之外,由于疫苗病毒的進入,母源抗體被突破,中和抗體下降,此刻環境中如有現場病毒,將會使易感雞發病。也正因為IBD強毒的存在,有的雞場喜歡用中等偏強毒力的IBD疫苗,因其可突破母源抗體的干擾,但使用不當時會帶來嚴重的免疫抑制,不僅會影響ND等疫苗的效果,易發生非典型ND,同時還會使呼吸道疾病的發病率增高和復雜化,造成更大損失。三、馬立克氏病MDMD疫苗目前應用*多的是火雞皰疹病毒疫苗,有條件的地方用MD細胞結合冷凍疫苗,此疫苗為濕疫苗,保存在液氮中。接種MD疫苗一定要使用專用的稀釋液,同時稀釋液中不能加抗菌素等藥品,疫苗稀釋后必須一小時內注完。雛雞免疫力產生前嚴防雞舍環境污染MD強毒。據報道,10~20日齡再補接種雙羽份MD疫苗有加強保護的作用,但機理尚不清楚。四、傳染性支氣管炎IBIB弱毒疫苗常見的呼吸型毒株有H、H;腎型W28/86株。但國內絕大部分只用呼吸型IB疫苗進行免疫,IB和ND同時接種時,IB對ND的免疫有干擾,間隔10天可避免此干擾,或采用新支二聯疫苗也可避免此干擾。實際工作中,許多雞場多用新支二聯疫苗,減少應激,降低成本,具體做法為:9日齡首免用clone-30+MA5或Ⅳ+H,25日齡二免用Ⅳ系+H,開產前用H再加強免疫一次。為了防止損害發育中的生殖系統,應避免在12周齡后微粒噴霧接種IB活毒疫苗。五、傳染性喉氣管炎ILTILT目前常用的是ILT弱毒疫苗,沒發生ILT的地區不要使用ILT疫苗。發生ILT的地區,首免50日齡點眼,ILT嚴重的雞場首免后6周再進行二免。接種后雞群有一定反應,出現結膜炎、鼻炎,呼吸困難,甚至個別雞死亡,所以要嚴格按照說明書規定執行,同時不用于小于8周齡的雞。六、其他 傳染性鼻炎常發地區或雞場的雞群,于75日齡時用傳染性鼻炎油乳劑滅活疫苗0.5ml/羽肌注。EDS疫苗目前是用EDS-76油乳劑滅活疫苗,110~120日齡肌注0.5ml。生產中常用聯苗如ND+EDS-76滅活二聯油乳劑疫苗,ND+IB+EDS-76滅活三聯油乳劑疫苗等。七、小結疫苗的選用及免疫程序的制訂要從當地家禽疾病的流行情況及嚴重程度出發,才能做到切實有效,有的放矢。同時疫苗從接種到雞體產生免疫力都有一定的空白期,不同疫苗的空白期長短不同,一般凍干疫苗一周以上,濕疫苗三天,油乳劑疫苗2周以上。在空白期如果母源抗體過低,受到強毒感染仍會發病,所以在免疫的同時必須注意空白期內的消毒、w生等預防性措施。
對雞群制定防疫程序
核心提示:雞群為什么這幾年疾病發生頻繁,為什么開產后馬上就出現典型的,非典型的新城疫病?為什么剛接種疫苗就馬上發病?這些問題的一連串出現,給養殖戶和一線工作的雞病技術人員,包括獸醫門診都出了一道難題。什么原因導致了這現象的持續存在?我歸納有幾種情況,給大家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