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年齡和品種的家禽均可感染,以1.5一3月齡的青年禽多見。近年來產蛋母禽也有發生.常見急性敗血癥。中山雞苗和成禽常為慢性、局灶性感染為主。
該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廣,傳播方式主要是通過傷口感染引起的。此外,還可以通過直接接觸和空氣傳播。禽群密度大、通風不良、斷啄、墊料中有硬物、籠具和地網粗糙等都可促使該病的發生。籠養的家禽多見,平養的家禽少見。
【臨床癥狀】葡萄球菌侵人機體的部位不同,致病力不同。該病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1)急性敗血癥型:是該病的常見病型,多發生于中雛,特別是40-60日齡的籠養家禽。突出的表現是翅膀、胸部、腹部及臀部皮下有漿液性滲出物,皮膚浮腫,有波動感,破潰后流出惡臭茶水色液體。局部羽毛脫落,或一觸即掉。皮下呈黑紅色,有時有壞死、結癡,常在發病后2一3天死亡。
(2)臍炎型:俗稱“大肚臍”,是剛出殼的山雞苗的一種病型。由于臍部閉合不全,在污染的孵化器、孵化室或養殖山雞苗室內感染后引起該病。病禽除有精神沉郁、厭食、不愛活動等全身癥狀外,突出的表現是腹部鼓大,臍孔及周圍組織發炎腫脹或形成壞死灶,局部呈黃紅色或紫黑色、質硬,常有惡臭味,一般2一5天死亡。
(3)關節炎型:表現為多個關節發炎腫脹,特別是趾、跖關節多見,呈紫紅色或紫黑色,有的破潰并結成污黑色硬癡,腳掌腫大,有趾瘤或趾尖壞死。玻行、喜臥、消瘦,*后衰竭死亡,病程多為10天左右。
(4)其他病型:除上述幾種常見病型外,有時還可見到眼球炎、骨髓炎、耳炎、浮腫性或化膿性皮炎、腿鞘炎、胸囊腫和心內膜炎等多種病型,并且在同一病例可以表現兩種以上病型。成年產蛋禽的皮膚毛囊內有血囊,血囊破后流血死亡。【防治】由于該病原廣泛存在于自然界,因此預防該病的關鍵是做好平時的一般性預防工作。一方面要加強環境的衛生消毒工作,另一方面消除能夠引起外傷的因素。保持籠網舍的光滑平整。此外,加強飼養管理,防止擁擠,注意通風,一旦發病,要及時隔離、治療或淘汰病禽。新生霉素、慶大霉素、紅霉素等多種抗生素對該病都有很好的療效,可選擇使用。葡菌凈有一定的療效。http://www.kxzq.jqw.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