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與空間站組合體完成自主快速交會對接,空間站應用與發展階段首次載人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中國航空航天產業不斷蓄力。鮮為人知的是,在航天工程中,航天器的許多重要部件,是利用金屬3D打印技術制造完成的。3D打印技術也叫增材制造技術,是一種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過逐層打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的技術。
其中,金屬的打印是3D打印技術的高難度發展分支,除了具備無需模具且可定制的優勢以外,在打印效率和打印質量上,相比傳統金屬加工工藝有較為明顯的提升。金屬3D打印技術已在航空航天、汽車制造、能源動力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全球市場呈現強勢增長勢頭。現如今可以打印的金屬材料,主要包括鈦合金材料、不銹鋼材料、鋁合金材料、其他貴金屬材料等。
3D打印技術的出現降低了產品制造的復雜程度,擴大了生產制造的范圍,縮短生產制造的時間,提高了生產效率,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提高產品規格的精確度。3D打印技術滿足了客戶個性化定制的需求,可以開發出更加豐富多樣的產品。因此,金屬材料的3D打印技術也被作為金屬成形的重要組成部分被重點關注。
基于3D打印技術和金屬成形技術在制造行業新階段的發展要求和現狀,2023中國天津工業博覽會設置金屬成形展區,將全方位展示金屬成形及加工的技術和設備。金屬成形展區將匯集全球范圍內的鈑金、沖壓、鍛造、粉末冶金和3D打印等金屬成形領域企業佼佼者,展示前沿的金屬成形的原料、技術、設備和自動化流程,推動金屬成形行業的自動化、數字化和信息化建設,全面提升中國金屬成形企業制造水平。
作為中國裝備制造業風向標、中國內循環經濟晴雨表,促進中國制造更好地服務全球,中國工業博覽會將于2023年8月22-25日在天津國家會展中心舉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