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佛山勞務外包、佛山靈活用工、佛山勞務派遣、佛山人事代理外包
經濟回暖往往也意味著用人需求增加。然而,廣東“季節性用工荒”、爭搶普工的現象卻在顯著減少。
大面積“季節性用工荒”緣何消失?在推動高質量發展進程中,廣東又出現了哪些用人新變化?
專列“點對點” 供求“同進階”
“我們組織專車、專列,目的是帶動更多市場主體與勞動者之間進行‘點對點’的對接。”廣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就業服務管理局局長夏義兵說,考慮到節前廣東企業已經出現了旺盛的用工需求,廣東比往年更早啟動省際勞務協作計劃。
穩住工人就是穩住訂單。這種用人緊迫感并非空穴來風:廣東外省務工人員規模達2300萬人,約占全國的1/3——這既是廣東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力軍,也是穩定全國就業形勢的“壓艙石”。而今年春節,外省務工人員返鄉率高達75%。因此,廣東選擇在節前就開始跨省招工行動,提前部署更多從“家門口”到“廠門口”的返崗專車、專列。
而對于來粵就業者來說,以前“到廣東打工”只是模糊的地理概念。今天,返鄉務工人員下車以后面對的,不再是讓人茫然而擁擠的火車站——早在他們春節返鄉之前,勞務輸出地和廣東就已經商量好工作崗位,只等人來,直達企業。
這種變化不僅在客觀上促成了省與省之間更密切的勞務協作,也推動職能部門服務觀念的逐漸轉變:更及時、更精準地調配企業用人,成為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中政府作為的應有之義。
普工轉技工 招人更“留人”
觀念轉變的不只是政府職能部門。眼下,廣東用工市場求人倍率(有效需求人數與有效求職人數之比)依然高居不下。“點對點”接人返崗只能解釋“季節性用工荒”消失其中一個維度,要進一步了解背后成因,產業一線能帶給我們更多思考。
在廣東制造業大市東莞,眼下正是返崗高峰,但即便在工廠林立的工業園區,卻也很少看到往年普工在企業門口排隊等待招聘的現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