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印文化:李萬博老師解讀《論語》片段一
《論語》原文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李萬博老師解讀:
從家庭倫理到社會倫理,儒家將道德修身始終放在*位。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賢賢,就是以賢者為尊,賢人,圣人,都是指道德修養很高的人,儒家只講德治,儒家不講法治,甚至排斥法治。孔子說:“導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又說,“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
然而這道德都建立在自律的基礎之上,無任何的權力監督。其后果,今天稍有點良知的人就會覺察到。
賢賢易色,結合《論語》中孔子評價衛靈公的一句話“”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就可以知道,此處的色指的是女色 ,古人又說娶妻娶德不娶色,嫁人嫁心不嫁財。說的都是家和興旺主要靠德。從齊宣王娶無顏美女到諸葛亮娶丑妻到李鴻章娶丑妻,再看王寶強娶蛇蝎馬蓉,再聯想到網絡上有人采訪女孩子,喜歡老實男還是渣男,很多人回答喜歡渣男,因為渣男帥。外在,越來越成為敲門磚,內在,越來越無人問津。我們自己也難免成為以貌取人者。如我們對鳳姐的評價。
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這里一個說的是孝,一個說的是忠,在古時,作為臣子的,就應當盡人臣之力,哪怕是付出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若是放到現在,這個道理同樣說得通。比方說,你身為國家公務員,就得盡自己*大的本分為人民謀福祉;身為企業高管,就得盡自己*大努力為公司謀利益。即便你是個手藝人,也得把自己的活計做好、做精了,才會有人讓你掙他的錢。說白了,你得干一行愛一行才行。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拿出自己百分之一百的忠誠和熱情,甚至還要更多,這才是“事君”之道。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此處不必多講,前面講過。
以上四句話,分別說了德、孝、忠、信,而后三者又是德在不同社會關系中的倫理表現。能做到以上四者,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看人靠譜與否不看他說了什么 ,是否能出口成章,看行為。
只是,在沒有任何人監督的情況下,我們,真的能做到嗎?
更多精彩內容盡在李萬博導師《總裁演說思維》課堂!
關注“大印文化”了解更多演說、溝通、招商演說、營銷、精彩內容!如果這些分享對你有幫助,請給李萬博導師點贊!同時也分享給其他朋友哦~ 咨詢加v:dayinwenhua99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