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科創板對于個人投資者設定了門檻,廣大中小散戶想要分享科創板收益,可以通過公募基金來參與。
筆者認為,參與科創板投資,風險收益比*的機會就在網下打新。首先,由于科創板允許未盈利企業上市,其投資風險較高,一般投資者想要判斷一家創業企業未來幾年的走向難度極大,所以,直接投資科創板公司風險較大。其次,A股傳統上逢新必炒,當年首批28家創業板公司上市首日的平均漲幅為106%。可以預期,科創板前幾批公司上市同樣會受追捧。更重要的是,科創板IPO規則與A股現行規則有所不同,網下打新中簽率有望大幅提高。具體原因有以下兩點:
一是個人投資者不能參與科創板的網下詢價。在發行過程中,發行人對網下投資者進行分類配售。A類為社保、公募、養老金等,B類為保險公司,其他投資者均算做C類,但在科創板網下配售中并不包括個人投資者。同時,網下發行數量的50%會優先向公募、社保基金、養老金、企業年金基金、保險資金等配售。
二是網下配售比例大幅提升。科創板網下發行比例將大幅提高,即便考慮到網上有效申購超過一定倍數時,要啟動網下向網上回撥,但回撥后的網下比例也將從目前的10%大大提升到60%-70%。
因此,公募基金在科創板網下打新上具備一定優勢,目前市場上的打新基金顯然即將迎來一段美好時光。所以,在科創板公司發行前,買入規模適中的打新基金是個好的投資選擇。至于已申報還未獲準發行的科創板基金,投資者屆時還需加以甄別,這其中有十余只基金將采取封閉運作,參與打新是封閉運作的一大原因,而且這些基金有可能還會獲得戰略配售的機會。當然,這也是一把“雙刃劍”,戰略投資者持有這部分股票將被鎖定一年,對于投資者來說,鎖定一年還是有一定風險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