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盆式支座更換
GPZ(KZ)盆式橡膠支座設計注意事項
1、建議墩臺頂面設置支承墊石。支承墊石的高度應考慮支座養護、檢查的方便及更換支座時頂梁的可能性,支座底板以外墊石邊緣部分*設置一定坡度以利排水。因規格相同類型不同的支座高度不同,應注意調整墊石頂面的標高。
2、橡膠支座頂、底板所承載的混凝土應按公路橋涵設計規范中局部承壓的有關要求配置鋼筋網。
3、橡膠支座規格可根據上部結構計算的恒載、活載及偏載影響等之和在規格系列表中就近選取。因支座具有一定的安全系數,選型時不必人為加大支座規格。在選擇常溫型支座還是耐寒型支座時,宜根據橋梁所在地區的月平均*低氣溫確定。如橋梁所在地月平均*低氣溫低于-25℃ ,此時宜選用耐寒型支座,月平均*低氣溫不低于-25℃ ,此時可選用常溫型支座。
4、當活動支座設計所需位移量非規格系列表所列數值時,應注意相應調整預留孔間距。
5、當橋梁為跨海橋或沿海橋時,設計圖上應在適當位置標注,生產廠可選耐腐蝕的不銹鋼板,以提高支座使用壽命。
盆式橡膠支座是在一盆形的底座內放置一橡膠塊,利用橡膠在三相受力狀態下具有流體的性質這一特點來實現大的轉角,同時通過放置在中間支承鋼板上的聚四氟乙烯板與不銹鋼板之間相對運動時的低摩擦系數來實現梁的水平位移。盆式橡膠支座能滿足大的支座反力和大水平位移和大轉角的要求,適用于跨度大和支座反力大的橋梁。
支座布置原則
1、支座布置時應檢算支座的設計位移量是否滿足橋梁因制動力、混凝土收縮徐變和溫度等共同作用及地震力引起的位移需求。
2、固定型支座常規狀態下位移量不得超過支座設計正常使用剪應變,地震狀態下位移量不得超過支座設計地震使用剪應變。
3、連續梁單聯長度不宜超過200m, 跨數不宜超過6跨;若需要超過6跨時,支座布置應檢算靠近滑動型支座的固定型支座的位移量是否滿足位移需求,再根據情況增設滑動型支座或進行定制設計。
4、矩形固定型支座宜采用支座短邊與順橋向平行布置,當橋梁橫向尺寸受限時,可采用支座長邊沿縱橋向布置。
5、滑動型支座設置時應注意其滑動方向與橋梁的主位移方向一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