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的最終目標是將計算、服務和應用作為一種公共設施提供給公眾,使人們能夠像使用水、電、煤氣和電話那樣使用計算機資源。
云計算模式即為電廠集中供電模式。在云計算模式下,用戶的計算機會變得十分簡單,或許不大的內(nèi)存、不需要硬盤和各種應用軟件,就可以滿足我們的需求,因為用戶的計算機除了通過瀏覽器給“云”發(fā)送指令和接收數(shù)據(jù)外基本上什么都不用做便可以使用云服務提供商的計算資源、存儲空間和各種應用軟件。
這就像連接“顯示器”和“主機”的電線無限長,從而可以把顯示器放在使用者的面前,而主機放在遠到甚至計算機使用者本人也不知道的地方。云計算把連接“顯示器”和“主機”的電線變成了網(wǎng)絡,把“主機”變成云服務提供商的服務器集群。
云計算推動云服務商業(yè)模式創(chuàng)新。在云計算環(huán)境下,用戶的使用觀念也會發(fā)生徹底變化:從“購買產(chǎn)品”到“購買服務”轉變,因為他們直接面對的將不再是復雜的硬件和軟件,而是最終的服務。
用戶不需要擁有看得見、摸得著的硬件設施,也不需要為機房支付設備供電、空調(diào)制冷、專人維護等費用,并且不需要等待漫長的供貨周期、項目實施等冗長的時間,只需要把錢匯給云計算服務提供商,就會馬上得到需要的服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