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2017年中國電影票房已經達到了469億的高點,遠超去年全年454億的票房總成績,成為全球第二大票倉。票房收入持續的高速增長,反映的是觀影人數及觀影頻次的上升,進而反映院線消費在大眾娛樂類別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高。商業總是在發覺然后滿足消費者的欲望。當我國電影票房不斷刷新紀錄、看電影成了大眾休閑娛樂的主要方式之一時,嗅覺敏銳的人已捕捉到國內文化消費的多元化趨勢,開始尋求差異化經營的思路和模式。
01
.從興起到趨勢
私人影院,傳統影院的“補缺者”為什么要從私人影院的興起說起?
在電影市場快速增長與消費者行為變化的大環境之下,從私人影院興起的現象出發,對比私人影院與傳統影院,發現私人影院規模上的靈活性、功能上的多樣性、消費模式的可選擇性,以及更為廣泛的分布,讓私人影院具備適應大環境的先天優勢。私人影院
但這并不表明私人影院將迅速成為觀影主流,與傳統影院正面競爭、分庭抗禮。實際上,私人影院也具有先天的劣勢,面臨著版權問題、環境參差不齊的挑戰。這樣一來,明顯的優勢與劣勢,共同向我們描繪出中國私人影院,將如何走向未來的發展趨勢。
02
私人影院的興起
私人影院的興起
起源于私人訂制影院服務
所謂私人影院,就是私人訂制影院服務。一般是獨立小包間,裝飾精美,用戶可自由點播影片、隨時觀看影片,還能享受私人訂制服務。與傳統影院相比,私人影院環境較為舒適、私密性高,適合小團體觀影。
私人影院最早發展的雛形并不是在國內,而是在臺灣,在臺灣電影院正式發展初期,由于每天播放的電影和內容有限,根本達不到許多年輕人想要觀看的星級,所以部分商人嗅覺到其中的商機,建設了臺灣私人影院的雛形,在臺灣被稱為“MTV”,當時推出市場后,受到當地年輕人的追捧,而在浙經商的商人將這種模式首先映入國內后,就發展為了國內一是風氣的:錄像廳。私人影院
私人影院的概念,最早起源于20世紀50年代。在當時,只有貴族或家境極為富裕的家庭才能以個人名義使用電影膠片放映機觀賞電影節目。私人影院
03
私人影院的擴張
私人影院的擴張
全國私人影院數量已突破5000家
近年來,隨著國內電影票房市場的爆炸式增長,全國影院數量在與日俱增的同時,正呈現多品類發展趨勢,私人影院便開始興起。2014年、2015年,全國各地私人影院、迷你影吧逐漸進入人們視野;截止到2017年上半年,中國私人影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