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叫苦不迭的停車難,一邊是大量停車資源閑置。追其原因,或因高價收費,或因停車難度大、耗費時間多,而有的甚至建而不用、閑置多年。
收費離譜沒人停
《車位租賃公告》顯示,停車樓共有兩種收費方式,一種是兩年4.98萬元,每月管理費400元;另一種是一次性繳納12萬元,每月管理費90元。“太離譜了!這兩種費用哪個都太不合算了,其他地兒的停車樓,要么按小時收費,要么按月租給業主,哪有像我們小區這樣一刀切的。”業主說。
隨后,樓承建方表示,停車樓是按照市場定價收費。由于居民們對收費方式意見較大,所以目前只采用第一種收費方式。而針對這種收費方式,業主們仍然表示性價比太低,認為貴得離譜。
難度太大停不了
盛世e泊車發現,對停車標準要求較高、耗費時間長,導致這些地帶的立體停車樓并不討喜。
地段車流量大、且收費并不貴,為什么還是門庭冷落呢?附近上班的員工表示,停車樓要求車輪子都得卡在槽里,而且得停得橫平豎直,費時費勁兒。“而且,每天早晚高峰都著急忙慌,費半天勁兒停進去,還得花時間等著車升到二樓、三樓。太耗時間!”所以,自己和同事們一般都選擇地面停車場。
這現象并非個例,王府井、西三環等商圈,發現這些依商圈而建的停車樓大多不飽和。一追問,大多說“太費事兒”“太折騰”。
本是為了惠民的停車樓,卻為大伙兒添了堵。立體停車樓,難道就是個“偽存在”嗎?豐臺區豐臺街道正陽小區剛剛建起的立體停車樓,卻獲得不少居民點贊。
居民滿意,主要原因是價格實惠。實際上,最開始的建設中,承建方也曾拿出“一刀切”的收費方案:一個車位一年5000元,和車主簽十年合同,一共十萬。“方案一出,就讓我們給否了。”豐臺街道安全監督科科長說,停車樓建設初衷是惠民,不能太貴,再說為了防止車位倒賣,不能搞“一錘子買賣”。
立體停車樓一個車位的建設成本大約3.5萬元,像正陽小區停車樓要收回成本,大致要20年。然而,該停車樓位于正陽市場內,低端臟亂的市場疏解提升后,建起了便民服務中心和停車樓。為了降低停車樓收費,將便民市場同時躉租給承建企業經營,增加利潤。同時,街道也協助企業申請相應政策補助。從長遠看,企業完全可以收回利潤。
盛世e泊車,一家集停車場規劃設計、運營管理、智能停車APP開發和停車場投資建設為一體的智能停車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