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巢為奇巧巧克力形狀申請商標保護,在英國失敗了---鄭州尚宏商標注冊
5 月 17 日,倫敦一家法院作出了判決,駁回雀巢為奇巧巧克力申請商標保護的請求。這一回雀巢在法庭上的對手是糖果生產商吉百利。
在雀巢看來,奇巧巧克力易于掰開的四指形狀應當是獨一無二的設計。但上訴法院卻認為,沒有充分證據可以表明消費者依靠形狀來區分這種牛奶巧克力涂層的華夫餅干。
對于法院的判決,雀巢難掩失望,稱“正在考慮下一步對策”,不排除向*高法院進行上訴。雀巢已經為奇巧巧克力在德國、法國、澳大利亞、南非及加拿大申請到了商標保護。
另一方當事人擁有吉百利的億滋國際則對判決結果表示歡迎。這已經不是兩家食品巨頭第一次對簿公堂,早在 2010 年,雀巢就試圖在英國為奇巧巧克力申請商標保護,但申請遭到了吉百利反對。 2013 年,吉百利計劃為巧克力品牌 Dairy Milk 的紫色包裝申請保護,在那場官司中雀巢獲得了勝利。
這也不是奇巧巧克力第一次在申請商標保護上敗訴。 2016 年新加坡一初級法院給出了與英國法院相類似的結論,“普通消費者在購買巧克力時不會特別關注巧克力的形狀。”
供職于律師事務所 Mishcon de Reya 的知識產權律師 Sally Britton 表示:“包括形狀、聲音、顏色、味道及氣味的非傳統商標注冊正越來越受到歡迎。”
因為形狀與外包裝設計類似, 2015 年日本食品企業格力高也曾與韓國樂天在韓國打過官司。格力高于 1966 年推出了覆蓋有巧克力涂層的棒狀餅干百奇,樂天則在 1983 年發售了類似產品 PEPERO。 2012 年格力高又推出了百奇高級款產品 Baton d’or,為了配合 PEPERO DAY ( 11 月 11 日)營銷,樂天開始銷售 PEPERO 高級版 Premium PEPERO。
格力高認為 Premium PEPERO 高度模仿 Baton d’or 外包裝曲線設計,將樂天告上法庭。 2015 年首爾一法院作出判決,宣布樂天敗訴。“由于兩款產品均為裹有巧克力涂層的棒狀餅干,商品形態幾乎相同。產品包裝的配色與巧克力餅干的放置方式等也十分雷同。”
巧克力世界的形狀糾紛還不止于此。2016 年日本食品公司明治推出了板狀巧克力 The Chocolate,發售僅三個月銷量就突破 900 萬塊。但很快就有日本吃貨表示 The Chocolate 巧克力表面的凹槽紋路有抄襲日本高級獨立巧克力品牌 Minimal 的嫌疑。明治的回應有些耐人尋味:“在開發新品時,我們會調查國內外各種巧克力產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