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在信息化十二五規劃中,浙江大學提出建設一個“令人激動”的智慧校園。這幅藍圖描繪的是:無處不在的網絡學習、融合創新的網絡科研、透明高效的校務治理、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方便周到的校園生活。簡而言之,“要做一個安全、穩定、環保、節能的校園。”
如同智慧地球一樣,“智慧校園”與時下如火如荼的物聯網技術密不可分。IDC 的*新數據預測,截至2020年,全球將有310億個互聯設備聯網工作。屆時,人們將體驗到連續的、無處不在的互聯網。而“智慧校園”的首要目標,也正是通過物聯網技術,連接校園網中的各個物件。
但是“智慧校園”到底是什么?作為一個嶄新的概念,不同的提出者給予不同的詮釋, 這現象類似于當初的云計算。
此外,智慧校園與數字校園的區別是什么?
這幾乎是每個接觸到“智慧校園”概念的人共同的問題。一些人認為,“智慧校園”是數字校園升級到一定階段的表現,是數字校園發展的一個階段。由此,可以看到的是,“智慧校園”的基石是前期數字校園的建設與發展。
未來智慧教室--天涯若比鄰
未來教室是智慧校園建設中的一個重要成果,它將徹底顛覆學生、家長對傳統教室的想象。在這個教室里,*大的變化是沒有黑板,也沒有粉筆,更沒有教科書,只有一個像超大屏幕的電子板,老師的手輕輕一指,所有的教程就以圖文并茂、聲像結合的形式出現在學生的眼前。而學生也不再需要背著幾公斤重的書包,只要隨手拎一個“電子書包”即可輕松上課,電子書包里裝滿了生動有趣的互動教材,能在上面直接做好作業并提交,也能在上面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它就是一個專用的學習PAD。
除了當場布置課堂作業,并迅速反饋學生答題情況外。只要有網絡,學生在家里或者在別的地方,就可以和老師進行遠程互動,向老師提交作業,老師也可以即時在線批閱。
據了解,未來教室*大特色在于互動連結,除了課堂多媒體互動,還可以通過遠程互動系統實現班級與班級、學校與學校之間的高清互動學習,學生就像坐在一個超大公共課堂,分享來自全球*好的老師講座與教學資源。兩岸學生共同學習書法、聆聽國學,在這個未來教室里,真正實現“天涯若比鄰”!
了解更多詳細微信1872108064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