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傳統修復工藝與修復方法
1.鑲非標套非標套的方式修復,這種修復方法的費用比較低,但是非標套與軸徑的結合方面容易出現問題,甚至是點接觸配合,無法保證有效的面配合,因此使用壽命非常短,可能對烘缸軸頭本身造成更嚴重的磨損;
2.采用補焊機加工或者現場刷鍍的工藝處理,但是補焊不僅容易造成軸頭熱應力,造成軸頭變形甚至斷裂,且對于大型烘缸拆卸、運輸、維修、安裝費用高,周期長,給企業生產造成巨大的停機停產損失。現場刷鍍工藝受到很多的限制因素,如操作空間,軸頭單邊磨損量等,對于單邊磨損量大于0.3mm,其刷鍍效果極差,且現場刷鍍的維修費用也相當高。
3.更換新部件,這種方法不但勞動強度大,還受零部件供貨周期影響,造成長時間停機,而且往往還要大拆設備甚至要拆除廠房房頂或墻壁。
二、
采用福世藍技術現場修復烘缸軸承位磨損,不用拆卸烘缸、不需要機加工、避免堆焊熱應力,不但給企業大大減少了維修時間與維修成本,而且也大大減少了維修人員的勞動強度。該技術自引進中國,在各類軸的磨損修復上有著大量的成功案例,經驗的大量積累與技術的不斷創新使得福世藍技術更加成熟。
采用該技術修復烘缸軸頭,不僅能夠保證100%的配合面,高分子復合材料具有優異的粘結性能、抗壓性能和金屬材料所不具備的“退讓性”,不僅很好的滿足烘缸正常運行的需求,而且可以有效避免長期運行過程中再次出現磨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