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紅旗養殖場常年供應雜交小黃牛,雜交小黃牛價格低。雜交小黃牛是由父利木贊牛和我們當地的魯西黃牛雜交改良,雜交小黃牛雜交優勢明顯,飼料轉化率高,日增重1.5-2斤,抗疾病,適應力強,放養,圈養都可以,在放養的前提下,年體重達到800斤以上,是南方養殖的首選。
養牛的技術要求:
科學組合運用品種,飼料,管理配套技術措施,是提高養牛的經濟效益的關鍵。提高農村肉牛養殖效益的綜合配套技術措施,:一掌握好牛的生物學特性1群居性。牛合群性強,喜愛小群群居生活,放牧牛通常3-5頭為一群,在一起采食。在牛群分群后不要隨意調群,否則因優等序列的從新建立而影響生長發育。
2采食習性。 牛是典型的草食動物,吃草是舌卷。放牧時喜吃長的高的草,若草低于5厘米則不便采食,會因跑青現象消耗體力。
3運動和睡眠習性。 健康牛喜歡運動,經常多頭牛在一起嬉鬧,尤其是犢牛更喜愛運動。而牛的睡眠時間較少,每天睡眠時間僅1-1.5小時。生產中要根據牛喜愛運動,而睡眠時間較少的習性,給牛一定的運動條件。
4選好品種和搞好繁殖;不同品種及其雜交牛在生產性能,飼料轉化率等方面存在差異,其飼養管理要求也不相同。養殖戶了解不同品種及其雜交牛的生產性能,選好飼養的品種,是提高養牛經濟效益的前提。總體來講,飼養雜交牛的增重速度,飼料報酬和肉的品質等方面明顯高于本地牛,其中,二元雜可使犢牛提高15%,三元雜可提高19%左右。若飼養目的是繁殖犢牛,可選擇純種母牛和雜交改良母牛,若飼養育肥牛,*后選擇雜交牛飼養。
1科學計劃和調配日糧。要根據當地的草料資源,產量,牛的飼養規模,飼養水平等情況有計劃的種植,購置好草料,并結合牛不同生理階段的營養需要以及當地的草料資源,科學合理搭配日糧中的青,精,粗飼料比例,保證飼料種類多樣化,消化率高,營養全面。
嚴格做好防疫保健工作。定期做好免疫接種,消毒,驅蟲等翻譯保健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