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瓷器造型特征:康熙時期瓷器造型古拙、凝重而質樸。此時,盡管胎土精細,瓷質堅密,但在明末器型敦厚的遺習影響下,早期的胎體,仍未能擺脫前朝胎體厚重的特征。這在康熙前期尤為突出。至中晚期胎體彩逐漸變薄,但又有別于雍正時期的輕薄娟秀。從現在傳世的官、民窯此去無中可以看出,康熙瓷器大部分都燒制的很精細,這首先應該歸功于胎體的精良和制坯成型技術的純熟。 康熙瓷器圖案紋飾特征:康熙瓷器的裝飾,有繪、印、刻、畫、堆貼、鏤雕、瓷塑等工藝。青花和五彩的繪畫,內容豐富,題材廣泛,涉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早期的紋飾風格仍留有順治繪畫的遺風,豪放粗狂和精細工麗的并存,在康熙一朝中表現出其獨特的個性。早期厚胎的瓶類或盤碗,仍以平涂手法繪畫,圖案板滯。中期的瓷器繪畫深受明末清初畫家董其昌、陳洪綬、華喦及四王等人的影響,衡圓舒展,意境深遠。
康熙瓷器胎體特征:此時的胎土,淘煉的極為純凈細膩,如同糯米粉一般細白,又由于制坯的技術的精密分工和燒成溫度的適宜,使得康熙瓷器的胎體具有堅致細密的時代特色,較之明代及后世各朝的胎質更為細潤。大器及一般琢器,胎體均較厚重,仍采用分段銜接,但修胎工藝細致,接痕處平滑規整,不像明代那樣明顯到可用肉眼看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