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葉掌葉覆盆子(Rubus chingii Hu.)薔薇科懸鉤子屬漿果植物,高2~3米。枝細圓,紅棕色;幼枝綠色,有白粉,具稀疏、微彎曲的皮刺,長4~5毫米。葉單生或敷葉簇生,長3~5厘米,有達7厘米者,掌狀5裂,罕有3裂,中央1片大,長卵形或長橢圓形,先端漸尖,常呈尾狀,兩側裂片較小,常不相等,裂片邊緣具重鋸齒;主脈5出,上被柔毛,下面葉脈上均有柔毛;葉柄細,長3~4.5厘米,有極小的刺;托葉2枚,線狀披針形。花單生于小枝頂端,花梗細,長2~3厘米;花萼5,宿存,卵狀長圓形,兩面有毛;花瓣5,卵圓形;雄蕊多數,花藥丁字著生,2室;雌蕊多數,著生在凸出的花托上。聚合果近球形。果實在已飽滿呈綠色未成熟時,是一種地區常用的中藥掌葉覆盆子,據本草綱目簡介能健腎益胃,補足精氣,治腎虛、遺尿等功效。其成熟果實富含氨基酸、維生素C、維生素PP、維生素E、礦質元素和揮發性等成分,尤其抗衰老物質SOD及抗癌物質(韉化酸)含量高于現有任何栽培水果和野生水果,果實口感細膩、酸甜可口、營養豐富,1993年世界糧農組織(FAO)將其推薦為世界第三代衛生無公害保健營養水果。
一、 高產栽培技術
1.1、選地: 掌葉掌葉覆盆子為淺根喜光性植物,要選擇排水良好無遮擋物的平地或緩坡地種植,地下水位在4m以下;山地種植宜在淺山區、陽坡。*佳土壤為肥沃沙壤土,ph值為中性或微酸性。以前種過土豆、茄子、西紅柿、草莓的土壤,不適宜種植掌葉掌葉覆盆子,因為一些病菌可能存在于這些土壤中,使果實受害。
1.2、整地:每畝施3000~5000kg腐熟的廄肥或農家肥;有條件的,宜使用以黃腐酸為主要原料的有機復合肥和少量復合化肥(減量50%)。撒勻深翻、耙平、起壟(易漬水土地)。壟寬50cm~70cm,高20cm~30cm,壟間距一般1.5m~2.5m。起壟溝耙平。尤其要注意溝渠排水順暢,防止漬水爛根。*好采取滅菌措施:用適量的多菌靈(或甲基托布津)摻入廄肥內混勻,撒入地內。
掌葉覆盆子喜濕潤,耐旱不耐澇,忌水漬。天旱澆水時,土壤濕度60%、深度達到40cm即可,以適量多次為宜。夏季澆水時間*好選擇在下午4點氣溫下降以后。原則是旱能澆,澇能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