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能感覺得到,電商的發展走到今天,已經變得如身邊的水和電一樣,取用自然。我們知道,我國的電商從1997年開始步入初創期,2003年開始進入快速成長期,2008年至今均屬于創新發展期,歷時已有7年,電商是否該進入到新的發展階段了呢?
就在前不久,阿里巴巴宣布全面進軍商超領域,砸下12億元,在北京高調開啟日用百貨零售之旅;不久后,京東宣布與永輝超市達成合作,以43億元人民幣入股永輝超市。同時,為了刺激商超消費,支付寶逐漸在全國范圍的便利店、商場、超市接入,并不時開啟“免單”、“減免”活動,大大促進了商超的消費,同時也給快消品企業一針強心劑。
很巧合的是,快消總管今年6月份成功轉型移動采購電商,有行業專家人士表示:阿里和京東兩大行業巨頭的涉足,推進商超行業的發展,而快消總管連接供應商和快消品企業,可以繼續降低交易環節帶來的額外成本,讓商超采購進貨變得更容易、更實惠。這種快消品本地供應鏈采購模式在業界尚屬首次,對電商今后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同時,對快消品企業(包括供應商、商家門店等)采購而言,這或許會是一個新的采購時代。
快消品企業采購的痛點在哪里
快消品企業的ERP等信息化系統,并不能支持到采購環節,再比如,繁瑣的傳統采購流程,讓本來習慣的簡單購買行為,變得耗時耗力。
就如快消總管聯合創始人陳立國所說,“時至今日,仍有相當部分快消品企業在采購管理或交易這一環節的信息化水平相對薄弱,采購系統形成信息孤島,使得快消品企業內部無法實現整體運營系統的貫通。”
這就是快消品企業采購的*大痛點:供應商提供的商品價格不透明、經營成本過高等,采購流程與信息化建設脫鉤,無法享受到互聯網和電商帶來的便利,這與社會的整體趨勢嚴重不符。
以小見大,通過實現每個快消品企業采購電商化的點式突破,有望實現全國性的面式突破。*終實現的是對整個國家快消品企業采購的成本降低,這一點是符合國家提倡的節約型社會的方針思路的。
小編認為,移動采購電商+快消品是大勢所趨,快消品利用電商平臺進行產品營銷,不僅成本低、效果好、持續時間長,而且操作方便、互動性強,是吻合時代發展需求的一種銷售模式。快消總管所倡導的快消品企業采購電商化,顛覆了傳統的快消品企業采購,回應了變革的時代呼聲,前景很廣闊,注定會是一個新的時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