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烤房管理
一是組織機構不完善,崗位分工不明確。基層煙站沒有專職基礎設施建設管理人員,部分基建項目的核實及管護任務往往是由煙葉技術員來代管,增加了技術員工作量,同時管護效果也不理想。市、縣、煙站三級管理體系建立難以落實到位。目前縣級現代煙草農業建設辦公室編制只有2人,需要從事基礎設施建設和現代煙草農業建設等多方面的工作,往往一人身兼數崗,崗位分工和工作職責難以較好地落實到位。
二是部分項目規劃設計水平較低,工程項目分散,難以有效監管。例如部分鄉鎮在一些不穩定煙區建設的密集式烤房由于煙區轉移、煙葉計劃調減等因素導致廢棄不用,造成了極大的資源及資金浪費。管網工程設計時沒有做到圍繞水源搞配套,沒有做到點、線、面的有效結合及統一。有的工程現場勘測不深入細致,如少數項目存在閉門造車現象,設計時沒有充分考慮現有設施分布情況,存在重復建設的現象。部分項目缺乏規劃布局的合理性和科學性,難以體現規模效益,工程項目分散。由于設計不科學,導致工程建后的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也大打折扣。
三是由于基建項目牽涉人員較多,實際施工過程中矛盾時有發生。按照要求,煙基項目立項時都會充分征求當地村委會、煙農的意見,在現場勘查設計階段當地村委會和煙農代表都要多次到場參加項目協調會、評審會,但在工程實際實施中,一般都將工程發包給一些包工頭,部分包工頭在組織施工過程中偷工減料、壓低甚至克扣民工工資,造成材料浪費,民工消極怠工,*終影響工程進度和工程質量。一些施工單位因為處理不好與當地百姓的關系,造成與施工地農戶的利益沖突,矛盾激化時導致阻撓工程實施,甚至導致上訪事件發生。
四是管護措施的落實不夠到位。煙基工程項目竣工驗收合格后,通常移交給作為項目管護主體的村委會或者合作社,雖然成立了管護機構,制定出臺了一些運行管護制度,但村委會和合作社往往缺乏經費來源,導致不能配備專門人員管理,也無力對工程進行多方位維護保養,管網、烤房等一些損壞部位的零配件無法及時進行維修更換。烤房群設備損壞、偷盜現象時有發生,破壞了工程形象,降低了工程的使用年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