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觀與工藝檢驗:主要依靠目視、手感和使用簡單工具進行。
2.物理與化學性能測試:需要使用專門的設備和儀器進行。
*部分:外觀與工藝檢驗(IQC/線上檢驗/出貨檢驗)
這是*基礎也是*常見的檢驗環節,通常使用AQL抽樣標準進行。
1.尺寸與結構
尺寸公差:使用卡尺、卷尺或投影儀測量彩盒的長、寬、高。檢查其是否在工程圖紙或規格書規定的公差范圍內(通常為±1.0mm或更嚴格)。
模切/刀模線:檢查模切線是否精準,無毛邊、爆線或切割不徹底的情況。組裝后盒型是否端正,無歪斜。
糊口/搭舌:檢查糊口位置是否正確,粘合是否牢固、平整,無溢膠或開膠現象。
2.印刷質量
顏色與簽樣對比:在標準光源箱(如D65光源)下,將批量生產的彩盒與已批準的印刷簽樣進行對比。顏色應均勻一致,無色差、漏印或墨跡不均。
套印精度:檢查各色版是否套印準確,無明顯重影或錯位(通常要求錯位≤0.1mm)。
文字與圖案:文字清晰,無模糊、殘缺、拉毛或多余墨點。圖案輪廓清晰。
條形碼:使用條碼掃描儀驗證條碼能否被正確、快速地掃描識別。條碼等級通常要求達到B級或以上(根據ISO/IEC15416標準)。
3.表面處理
過油/磨光/覆膜:檢查表面處理是否均勻、平整,無氣泡、雪花點、劃傷或脫落。
UV/局部UV:UV區域光澤度是否達標,附著力是否良好,無開裂或脫落。
燙金/擊凸:檢查燙金/擊凸圖案是否清晰、平整,無糊版、漏燙或錯位。
4.材料
紙張/紙板:核對紙張的克重、厚度、材質是否與規定一致(可使用天平、厚度規測量)。檢查紙板表面是否平整,無坑洼、起泡或雜質。
粘合劑:檢查使用的膠水類型是否正確,有無異味,粘合部位是否牢固。
第二部分:物理與化學性能測試(實驗室測試)
這些測試通常在首批生產(首件檢驗)、定期或在有質量爭議時進行。
1.強度測試
邊壓強度測試:測量紙板沿邊緣方向承受壓力的能力,直接關系到堆碼強度。單位:N/m |